Thursday, November 1, 2012

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‧全球糧食荒‧大馬酒肉臭‧每年棄500萬噸食物‧國人缺乏危機意識


我们吸收了许多有关资讯和预防措施,其实最重要是在日常生活里实行。。。。

世界正面臨糧食短缺危機,慶幸的是大馬人仍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。正因如此,大馬人嚴重缺乏對糧食危機的醒覺意識。

據統計,大馬人每天丟棄約1千500萬公斤的食物殘渣,其中的10至15%是還可食用或被浪費的食物,等於丟掉300至450輛羅里的食物。

這裡不缺蔬果魚肉,食物供應充足,糧食短缺對我們來說似乎是非常遙遠的事。

然而,糧食危機是有連鎖效應的,它牽一發而動全身,對全世界影響,危機離我們並不遠。

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,今年的主題是“農業合作社:養活世界的關鍵"(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: Key to Feeding The World)。

配合世界糧食日,我們來探討饑餓與糧食荒和我們有甚麼關係。
汤礼聪

畜牧業是糧荒罪魁禍首之一, 湯禮聰:鼓勵吃素救地球

綠色生活協會(Green Living Society)主席湯禮聰說,在極端的天氣條件下,全球暖化、氣候轉變,全世界正面臨糧食短缺危機,但本地人絲毫未曾察覺其嚴重性。

他指出,人類一年吃掉4千億隻動物,世界人口不斷增長,基於人類的需要,畜牧業不斷擴大。而大部份的種植品,如玉米和大豆都用來餵養動物。因此,畜牧業是世界糧食危機的主要的罪魁禍首之一。

“為了紓緩糧食短缺問題,人類必須減少肉類消耗。聯合國也鼓勵人們吃素食拯救地球。"

馬每4兒童一人超重

湯禮聰指出,全世界每隔5秒就有人死於饑荒,其中75%是兒童。
而在東南亞國家中,大馬最多孩子有肥胖的問題。

根據馬來西亞肥胖兒童兒科工作小組研究的調查顯示,大馬每
4名兒童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。
“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足夠溫飽,有三分之一的人食物不足,
剩餘的三分之一人口處於挨餓狀況。

“大馬人被歸為首個部份(足夠溫飽),他們的健康問題都與食
物有關,但非並挨餓,而是營養過剩、肥胖問題。"

從小沒養成珍惜食物習慣

“新生代的肥胖問題源自於父母縱容孩子吃垃圾食物多過日常正餐。這導致孩子們在用正餐時,吃不下而浪費不少食物。父母允許孩子浪費食物,並沒有教育他們,因此孩子們從小就沒有養成珍惜食物的習慣。

他說,大馬人在舒服的環境太久,從未經歷嚴重的環境災難或糧食危機,所以在這方面的意識相當低。

他補充,年長者因曾體驗艱難的生活,比較懂得珍惜食物。到了年輕一代,生活條件提高了,人們的購買能力也相漸提高,往往毫無節制地消費,特別是年輕人和小孩子對食物不懂得感恩,從未意識到浪費食物的問題,這種情況令人感到擔憂。

反對以木薯製塑膠袋

他指出,除了浪費食物造成全球糧食荒惡化,有些市場上的產品是以食物為原料,如木薯製成午餐盒、以淀粉製成塑膠袋,這些產品叫做“可分解物"。

他非常反對這類產品,他說,這些生產商完全面向業務,也不瞭解整個世界糧食危機的情況。世界上很多人正在挨餓,但他們用食物來生產日用品,而且市場上仍有一部份人在使用,確沒意識到這些產品的存在,無形中對饑餓者造成“迫害"。

“生產商解釋說,他們使用原料是第三級的木薯,不能食用。我的問題是:一些非洲國家的小孩餓得只能吃樹葉和泥土,那麼難道第三級的木薯不可以吃嗎?"

每年扔掉75萬噸好食物

從事廢棄物管理的湯禮聰指出,我國每一天產生約3萬噸的垃圾,一年則有1千萬噸,當中50%是食物浪費,意即每年產生500萬噸食物浪費。

他把食物浪費分為4類:
1:廚餘,在準備食物前,淘汰的菜頭菜尾和果皮等。
2:食物的殘渣,這些剩餘的食物已不能再食用,如骨頭、魚頭、海鮮蚌殼類、水果種子外殼等。
3:消耗不完的食物,可能因挑食、不珍惜食物或點過多食物消耗不完,而扔掉質量良好,但還能被食用的食物。
4:沒好好策划而過期的食物,購買者因沒好好策劃食用時間,以致錯過食物的賞味期限而被迫丟掉。
湯禮聰指出,第一類和第二類的食物浪費是無可避免的,無論如何,這些食物浪費都是我們造成的。

“不過,第三和第四類的食物浪費是可以避免的。從我的研究,大約有10至15%的食物浪費屬於第三和第四類。這也意味著馬來西亞人每年扔掉或浪費約50萬至75萬噸的好食物。"

他補充,傳統佳節或民俗習慣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食物浪費,比如說主人家可能因為面子問題,不願減少訂食物,視桌上食物的多寡為招待賓客週到與否。

宴會30%好食物棄垃圾桶

“你可否想像一個活動結束後,如宴會,有多少的食物被丟棄?從我的研究中顯示,宴會上有30%的食物最後將倒入垃圾桶,而且皆是100%好的食物。"

湯禮聰認為,自助餐比一桌10人的宴席對環境更友善。無論如何,最近幾年宴會上的食物浪費已有所改善,他觀察到食物的數量已從原本的9道減至8至7道。

他鼓勵賓客在宴會上打包吃不完的食物,很多人因為不好意思而沒有這麼做。他建議主人家通知賓客打包剩餘的食物,如果主人家鼓勵他們這麼做,相信許多賓客願意這麼做,這可減少婚宴上的食物浪費。

“食物浪費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原因之一,進而引起全球暖化和氣候轉變。此外,所有浪費的食物都被送到處置場所,而食物的腐化過程會產生沼氣和二氧化碳,對環境有害,因此減少浪費食物絕對有必要。"

珍惜食物醒覺仍低, 浪費習慣根深蒂固

湯禮聰說,為了提高人們珍惜食物的醒覺,他每次在座談會時,嘗試播放影片或照片,讓出席者瞭解有很多人因沒有食物而饑餓的情況。

“很多人看了很感動,並且後悔過去浪費食物的行為。然而過了不久,他們又故態復萌。這是非常不幸的,浪費幾乎成了人們根深蒂固的習慣,並非一朝一夕能糾正過來。"

他補充,從他的調查所得,除了居住環境有廚餘和食物浪費,酒店、餐館、小販中心、食物加工廠及巴剎也有不少,然而這些單位都沒有好好處理廚餘的問題。

湯禮聰指出,有些酒店把處理廚餘視為社會責任,但在大馬並不普遍。

林德來:節制美德減少浪費,  鼓勵打包婚宴剩餘食物

雪隆姑蘇慎忠行餐飲業公會總會長林德來受訪時認同,國內飲業者對糧食危機的意識普遍不高,不過根據他的觀察,華人量人而點菜,不過份舖張。

他說,大馬餐館的廚餘一般是“菜頭菜尾",在清洗蔬菜過程中,就丟掉腐爛、不新鮮的部份。這些都是不可食用的,至於廚餘量多量少,視個別餐館的使用蔬菜量而定。

“過去我曾到中國,當地人以`客人吃剩菜才有面子,吃完則沒面子’,因此單單冷菜近10道,熱食又有逾10道,太多佳肴美食難以消受。"

林德來指出,相對之下,在婚宴上,本地華人展現節制的美德,一些賓客會要求把桌上剩下的食物打包回家,這種“打包"習慣是值得鼓勵的,不應浪費食物。

他說,宴會上,一般只有至8至10道菜,相當符合一桌人的食量。一個人的食量畢竟是有限的,太多肯定吃不完。

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顯示

過去50年,人類對肉食的需求激增了500%,為滿足增長,全球越來越多農地被用作種植牲畜飼料,中南美洲便有66%的熱帶雨林因而消失。
●每生產一公斤牛肉,需要16公斤穀物以及1萬5千公升食水。單是美國一年餵飼牲畜用的穀物,便能餵飽13億人口。
●大馬人每天丟棄約1千500萬公斤的食物殘渣,其中的10%至15%是還可食用或被浪費的食物,等於丟掉300至450羅里的食物。



關於全球饑餓:
●全球糧食生產足以讓每一個人吃飽,但全球有超過十億人吃不飽,即是每7個人當中,便有1人挨餓。
●60%饑餓人口是女性,但她們亦是全球糧食生產的重要生力軍。
●每年,有大約30萬名孕婦因營養不良(缺乏鐵質),在分娩時因出血過多而死亡。
●同時間,全球有1億2千萬人有肥胖問題。




關於兒童饑餓:
●每5秒,就有一個兒童死於饑餓或相關疾病;每4個饑餓人口中, 就有一個是兒童。
●在發展中國家,60%的兒童死於饑餓,每4個兒童,就有一個體 重過輕。
●經濟學家指出,長期陷於饑餓會窒礙兒童身心發展,長大後的生計或收入比平均人口低5至10%。

關於饑餓人口:
●約75%來自農村或鄉郊地區,25%來自城市。
●10億饑餓人口中,65%來自以下7個國家,即印度、中國、剛果民主共和國、孟加拉、印尼、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亞。

(星洲日報)

No comments: